close



聽說這部片(2008)很久了,在還沒看這部片之前,以為這是像Morgan Spurlock的 "Super Size Me",那種帶點戲謔的紀錄片,所以沒很積極的想看;結果越看越覺得這部片有"An Inconvenient Truth" 的影子。除了佩服這部影片揭發食品公司行銷策略黑暗面的勇氣,也開始對每天吃的食物感到不安。

當然,看完紀錄片總是會熱血一下,情緒容易被煽動,也只能趁現在還有感覺,趕緊寫下來,希望可以讓更多朋友去看這部影片,知道真相;就像這部影片最後說的,消費者的力量才是能夠改變現況的力量,雖然扭轉市場主流很難,不過支持做正確事情的人,才是對生態和對自己負責的態度。這部片主要是在講美國的情況,但是台灣會不會變成這樣(或是已經變成這樣),誰知道呢?

之後跟一個也看過這部片的美國朋友聊天,無意間我提起之前對於「N食品公司是K食品公司旗下品牌」這件事情一無所知,這個朋友跟我說,縱使美國市面上看似有很多品牌,但其實幕後都是同一個公司,或是大公司不斷的併購小公司,最後市場上真正的品牌多樣性就被稀釋掉了;不過,這些大公司也不是阿呆,深知美國人對於壟斷獨霸這種行為非常反感,所以大多會保留被併購的小公司原有品牌名稱,或是大公司搞個品牌區分的把戲,試圖製造出品牌多樣性的假象。

比較高招的,就是去併購在市場上已經頗受好評的小公司,一來不須費力打新品牌行銷,也可以增加市場佔有率,同時又可以提升消費者對公司形象的觀感。例如:買下有機食品公司,就會讓消費者認為他們是關心環境的,但,這是真的嗎?另一個角度去想,品牌區分的確可以提供消費者比較多樣的選擇,不管是價錢或是品質上的差異,但是回到Food, Inc.這部片要表達的,是原料來源的幕後運作,大公司控制下游廠商的方式,真相讓人驚訝的下巴都要掉下來。

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其中一小段講到種子的市場,簡直到了白色恐怖的程度。影片舉的例子是豆子。

基因改良過的黃豆可以抵抗除草劑,所以黃豆種植過程中,農夫可以大量噴灑除草劑,這對於生產者的好處是可以提高收成,但是化學藥劑的毒害無形中就轉移到消費者身上,偏偏現在一堆東西都是用黃豆做的,不只牛改吃黃豆,連尿布都有豆類成分了。小蝦米(=堅持不種植基因改造黃豆的農夫)跟大鯨魚(=擁有基因改造黃豆專利的大公司M)鬥,一開始為了做正確的事情,農夫堅持不用基因改良過的黃豆,但是這個擁有專利的M公司不斷打電話恐嚇,威脅(沒有利誘)這個農夫要改用他們的種子,甚至連朋友都被牽連,最後M公司使出殺手鐧-上法院告,拿什麼告?很簡單,你家鄰居都開始用M公司的種子,播種的時候不小心種子飛到你的田,這個公司就告你侵權,未經他們同意使用他們的種子(真的很低級)。打官司這種事情就是耗時間,天平上錢放比較多的人贏。這邊也有一篇相關的報導。

另外還有僱用非法移民(遠超出「節省成本」的經濟層面),打壓當地農畜業者等等,甚至牽扯到政治派系,所以食品業一直是難以撼動與改革的產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l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