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早上送了室友E去機場,然後月底輪到小王也要回台灣。 

上個月底,家裡開始堆滿大大小小的紙箱,他們倆開始打包,整理海運物品,賣家具,我都還沒意識到他們就要回台灣了;一直到E臨時改了機票,離開DC的日子提前來到,我們在小王房間辦了三人對飲的迷你派對,我才醒過來,我隔壁的房間,過了今天晚上就要變空房了。 

當然會捨不得,雖然我們認識彼此的時間只有一年多,感情也比不上高中和大學的姊妹淘那般親密。 

留學生是奇妙的個體,為了在陌生的國度裡生活,必須努力去適應外在環境的衝擊和變化,但內心對家鄉的人事物依舊有難以言喻的愛戀和習慣;為什麼留學生老是容易跟自己國家的留學生混,因為那份熟悉,讓我們感覺安全,感覺被了解。當然,很多人主張留學生應該要多跟當地人混,為了語言進步快之類的理由;我也同意後者,只是在異鄉遇到跟你說著同樣母語的人,心中沒有一絲絲感動和開心是騙人的。 

記得我們去
玉米田走迷宮那次,在一家中國餐廳吃晚餐,店裡播著過時的MTV,大概是孫燕姿還唱綠光,動力火車還賣力甩長髮的那個年代;和同一桌的幾個朋友解釋歌詞內容給外國朋友聽,我不知道那些「阿豆仔」懂得多少,不過我們幾個台灣學生倒是聽得如癡如醉(也恰巧我們都同一個年代啦!)。就算我們可以一字不漏,分毫不差把歌詞解釋給外國朋友聽,但我想他們不會明白這些「已經退流行的流行歌」,當年在台灣紅過多少條大街小巷,陪我們這些當年的大學生走過幾個無聊的夜晚。

常常有這種時刻,別人的語言說得再流利,依然無法傳達內心感動的百分之一。

留學生需要的其實很簡單,一個安全的住處,不會餓肚子,加上幾個聊得來的朋友,就這樣子而已。很幸運我在這邊認識不少能聊心事的朋友,室友E和小王就是其中兩個。留學生的圈圈很小,相聚的時間那們短,分開之後的距離隔著半個地球那麼遠,捨不得的情緒比想像中強烈;像一顆巨大的石頭掉進一個小水坑,濺起的水花又高又遠。

說來也好笑,我們三個起初是因為同時對某個朋友的行為不屑,在胡扯之間漸漸發現彼此臭味相投;朋友都是這樣,認識彼此越來越深,知道彼此「不能說的秘密」越來越多,慢慢就建立起一個小圈圈,用彼此的信任和了解來維持這個小圈圈的平衡。不要以為只有小學生會玩什麼「你跟我不同國」或「我不要跟你好」之類的遊戲,大人的世界也是用這套戰略來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,只是大人不會掛在嘴巴上到處講而已。

小王房間的桌子很小,房間很亂,我們只能席地而坐,三個人穿著睡衣喝紅酒配零食,聊的話題既不正經(絕對不是談論理想抱負那種)也不八卦,我們這樣言之無物閒聊上四個小時,隔天再比賽誰比較晚起床(我承認最後這點有點幼稚);這就是我們的對飲派對。

一間公寓,三個房間,三個人,忙的時候一整個禮拜都看不到彼此,甚至安靜的連到底有沒有人在家都不確定;熱鬧的時候三個人就可以這樣瘋狂連續聊上好幾個小時,有時候只是兩個人在走廊寒喧,最後常不知不覺就變成三個人的喧嘩。

小王和E回台灣後,不久我和學姐J也都會離開DC,到時候DC真的就只剩回憶留下來了;在異鄉短暫停留,認識朋友,時間一到又各自飛向不同地方;緣份這東西,面對分離的時候,才會了解它的彌足珍貴。

Farewell,珍重再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l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