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在美國的亞洲女生,尤其是年輕女生,應該都有被搭訕的經驗。可能是東方女性的神秘力量實在太吸引人(聽說鳳眼的女生被搭訕的頻率更高),不過我更相信是這裡的男人臉皮比較厚,只要有嘴巴就有辦法搭訕。 

生活在美國這樣一個土地大的要命的國家,除了工作,唸書,上教會,想在其他場所(大草原上?高速公路邊?)期待著一場浪漫的邂逅,機會還真是渺茫,所以男性不得不「見到黑影就開槍」,誰知道下一次遇到令你心跳狂奔(可能只是單純搭訕引起的緊張)的女性還要等上幾百年。 

對於這點,美國朋友很訝異(或羨慕?)我們台灣人可以從小小的聚會認識新朋友,你介紹你的朋友給我,我介紹我的朋友給你,下次聚會的時候,朋友的朋友可能又會找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起來,所以認識的人自然越來越多,台灣人真是好不熱情的民族,我喜歡! 

離題了,我要說的只是被搭訕的恐怖經驗。 

印象深刻的有兩次。一次是今年暑假,我剛從超市買菜回家,手上大包小包不說,大熱天在太陽底下來回走了將近一英哩,讓我氣喘噓噓,再看看買菜婆一身裝扮,夾腳拖鞋,寬鬆T恤,牛仔褲,還戴著大眼鏡,實在不是被搭訕該有的行頭。一心只想在遇到熟人之前,趕快回家吹冷氣。 

當時我在地下室等電梯上樓,因為手上滿是重物,又懶得放在地上,於是用了很奇怪的姿勢試圖用手肘去按電梯的上樓鈕。這時有個聲音在我背後傳來:「Anything I can help you?」「Yea, please help me push the button.」回答陌生人的問題,語氣當然是彬彬有禮。其實心理的OS是這樣的:廢話,難道你看不出來我想要按電梯嗎?有人提著兩包菜在電梯間,不搭電梯請問還會是要煮飯嗎? 

因為老外老是把「You're pretty.」「You're so cute.」這類的句子當作口頭禪到處講,反正他們多說一次也不會少塊肉,一開始聽真的會小鹿亂撞,畢竟台灣男生搭訕的時候,不可能直接膚淺的說:「我跟你搭訕是因為我覺得妳很漂亮。」但是對老外來說,就像對陌生人也喜歡裝熟來一句「How are you doing?」一樣,令人飄飄然的話一旦聽多之後,自然就麻痺了。所以,當這位滿頭白髮,講話有法國腔的歐吉桑,用「稱讚我很漂亮」來當作搭訕招數第一招的時候,一點都不意外。 

「Do you live here?」「Of course.」難不成我看起來像是來拜訪朋友的嗎?最好你是會提兩大包菜,走一英哩路去朋友家作客啦!
「Are you Chinese?」「Yup.」老外的搭訕前三招大概都差不多。 

通常在對方想出第四招的時候,會有一小段沉默,這時候就是假借「尿急」「趕時間去某地」或「回家餵狗的時間到了」等爛藉口說掰掰的時機,順理成章結束對話。不是我不盡力於國民親善外交,只是,如果這時候不結束,老外的問題就會繼續發展下去。要知道,老外問問題的方式可以是「十萬個為什麼」,可以鉅細靡遺,也可以問上一天一夜還沒問到你的生日,有如老奶奶的裹腳布,又臭又長,又無聊。 

偏偏,我們家素以「等待不超過1分鐘」為其金字招牌的電梯,有如中邪般遲遲未到。 

「I like Chinese foods a lot.」「Me, too.」大家都喜歡中國菜,我還沒聽過哪個人說他不喜歡中國菜的。
「Actually, I'm taking a Chinese class in NOVA (註一).」「Uh-huh.」有這麼巧喔?
「Maybe we can hang out sometime and practice Chinese.」「...(Smile)...」我的中文應該不需要練習了。
「Can I have your phone number?」「For what?」對於直接的問題,我也是直街答。他大概也知道電梯快來了,狗急跳牆直接問。
「I want to know you and maybe we can make friends.」「Oooh!」有回答跟沒回答一樣,試圖矇混過去。 

進電梯之後,勁爆的來了。 我按了八樓,他按了五樓。正慶幸只要到五樓,就可以結束令人窒息的搭訕。這時候,歐吉桑很興奮地說,他要陪我上八樓再下來五樓。

好,沒關係,只是多三層樓,你要陪就陪,我也沒辦法趕你下電梯。到了八樓,他得寸進尺說要陪我走回家!

拜託,我們這棟大樓24小時燈火通明不說,走廊既無任何需要旁人協助攀爬的障礙物,也無神出鬼沒的怪物或猛獸需要提防,再說我塊頭又不小,真的遇到什麼危險誰怕誰還不知道咧!陪什麼陪呀?這個怪異到極點請求真是讓我心底發毛,顧不得媽媽說過「好寶寶要有禮貌」的叮嚀,落下「謝謝,祝你有美好的一天,掰掰不要再見。」之後就頭也不回地,往家裡的反方向走廊走到底(註二)。

第二印象深刻發生在台灣同學會迎新,被搭訕之前我正在樹下納涼,巴望著趕快吃到烤肉,地點在我們辦迎新的公園,對方是一個韓國人。 

他比較妙,大概是韓國人的邏輯比較特別,或是我的臉最近變扁變圓,看起來像韓國大餅妹。他第一句話就用韓文問我是不是韓國人。老實說,我懂的韓文僅限於「咖撒哈咪達」和「叉狼嘿」,所以當他說出一串韓文時,乍聽之下,我以為他喉嚨哪邊不舒服要我幫忙(註三)。奇怪了,當你不確定對方聽不聽得懂韓文之前,不是直覺會先用英文問嗎?我用英文反問他到底在說什麼鬼,他才發現我不是韓國人。 

之後的搭訕三招都跟前面那個歐吉桑一樣。有趣的是,之後他從自己小時候幾歲獨自漂洋過海來唸書(拜託,不是只有小留學生辛苦,大留學生也沒多輕鬆)開始自言自語,接著提及祖宗八代的事情,交代完又說自己一點都不像其他韓國男生會大男人,因為他從小接受美式教育點點點(通常越是急於否認的人,越可能是嫌犯呀!)。這些我一點都沒有興趣,況且我連他姓啥名啥都不知道,直接跳到祖宗八代會不會太猴急了點?

當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:我再不過去拿烤肉,就只剩下土司沾烤肉醬可以吃了! 

「Can I have your number?」該來的逃不過。「No, I don't think so.」
「Why?」「Because I'm married.」為了搶到所剩無幾的烤肉,我編了個謊好脫身。 

之後才發現他其實不是路人甲,是其中一個新生的朋友(唉,別濫用台灣人的熱情呀!)。簡而言之,他輾轉從別人那邊知道了我的電話號碼,當然,順便也得知我配偶欄還是空白的實情。

他的電話攻勢很可怕,不是甜言蜜語到令你全身起雞皮疙瘩,而是內容老是像鬼打牆一樣重複: 

1.「我真的很高興能在迎新遇到妳」-- 認識新朋友是好事,但一開始就讓我厭煩的新朋友不多。 
2.「希望妳可以考慮跟我出去約會」-- 你上次害我沒吃到烤肉,現在還敢說要跟我約會! 
3.「我很會做韓國菜,有機會想做給妳吃」-- 謝謝你的心意,不過本人對韓國菜的超級辛辣敬謝不敏,還有,一大堆大白菜做成的泡菜,實在讓我倒胃口(註四)。 
4.「這星期三我有空,你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」-- 我這星期三沒空,下星期三沒空,真不巧,你有空的時間我都正好沒空。 

之後可能從第一個問題再重頭問起,活像跳針的唱片。電話打了一個多禮拜之後,大概努力想新台詞去了,或是有新目標了,目前耳根清靜

搭訕可以很浪漫唯美,像瓊瑤的小說一樣,我相信;不知道為什麼,我印象中被搭訕的經驗,都是驚悚片

-- 
註一:NOVA,不是台北車站那個NOVA,是這附近一所社區大學「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」的簡稱。 

註二:我實在很怕他會跟著我走回家,或是偷偷觀察我住哪一間,只好往反方向走來混淆視聽。 

註三:韓文聽起來總是伴隨很多鼻子和喉嚨的低沉氣音,常讓我誤會韓國人呼吸道都不順暢。 

註四:我很怕大白菜的味道,但是喜歡小白菜,也喜歡「非大白菜」做的泡菜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ol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